“你好。”
“您现在可是全球风云人物,能够采访你是我的荣幸。”松开了右手,弗兰克·多宾笑着说道,“从去年开始,我就一直在研究星环贸易能从全世界上亿家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研究出什么有趣的东西了吗?”江晨笑着说道。
“很遗憾没有,”弗兰克·多宾摇了摇头,用轻松的口吻说道,“这也是我今天来拜访您的原因。再次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不客气,学术上的东西我可能帮不了你太多,”江晨笑了笑说道,“关于星环贸易的崛起,我能说的可能只有一点,我们只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巨人的肩膀?这个世界上还有哪家企业能强大到足以为你们提供肩膀吗?”弗兰克·多宾笑着说道。
“覆盖新国九岛的一百七十座大中型研究所,以及四千三百七十一名各领域科研工作者,都是我们所仰仗的巨人,”江晨微笑着说道,“巨人不一定只有一个,可以由很多个组成。”
真正的巨人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庞大技术遗产,但这种东西显然是不能到处乱说的。
“所以,你将星环贸易取得的成就,归结于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取得的进步?”弗兰克·多宾问道。
略微思索了片刻,江晨点头道。
“是这样的。”
“对于新国的未来你怎么看?”弗兰克·多宾微微笑了笑,说着,从随身携带的包中,取出了一份剪裁下来的报纸,“华尔街日报20201221版,这篇文章读过吗?”
“当然看过,”江晨笑着说道,“我只能说写的不错,虽然这种事根本不会发生。”
“哦?”弗兰克·多宾认真地问道,“是什么促使你如此有自信,那一天绝对不会到来?”
“因为未来拥有足够广阔的空间,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江晨笑了笑,“比起从可怜人身上压榨剩余价值,我们更倾向于向外扩张,比如小行星采矿、外太空殖民。未来有足够的土地消化过剩的人口,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消化过剩的劳动力,我们只需要利用行业内领先的地位,控制好扩张的节奏,那种类似于雷·布莱伯在《华氏451》所描绘的反乌托邦世界,必然不可能出现在新国……”
江晨用富有煽动性的语气,绘声绘色地向弗兰克·多宾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关于新国以及星环贸易的未来。类似的演讲他在公司内和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过不少次,就算没有稿子,也是信手捏来。
弗兰克·多宾在旁边目瞪口呆地听着,甚至忘了挪动搁在笔记本上的笔尖。
虽然有跑题的嫌疑,但江晨的回答,却是从另一个角度,解答了他在看过那篇报道后,心中产生所有的困惑。
可能在说这些话的江晨,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但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弗兰克·多宾对于星环贸易以及每一位社科类学者都耳熟能详的“新国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虽然准备的问题才问到了一半,但现在的他已经感觉到不虚此行了。
多年后,弗兰克·多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如是写到。
“我一生中拜访过许多伟人,从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再到非洲独裁国家的军阀。如果要说哪一位是另我最印象深刻的,无疑是星环贸易的董事长、世界首富江晨。关于他一切,以及我对他本人的评价,我在《新时代社会与经济概论·新国篇》中已经花了足足十页纸的篇幅去讲述,这里就不再多赘述,以免后人误解,我这本回忆录也受到了星环贸易的赞助。”
“……从那时起,我曾在我的新著中大胆的预言。这位伟人注定不仅仅只属于新国,还将属于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