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丸州,回家(九)(2 / 2)

“家父上了年纪,近些日子一直为注解的事情烦心,家母数次劝说他,但他不肯歇息……”程远的脸上挂满了无奈的笑,他道,“父亲这人脾性执拗,旁人极难撼动他的决定……”

程丞病倒并非姜芃姬剥削太狠,完全是他自己高估了自己的体力,一个劲儿忙碌不肯休息。

昨天他也忙到了深夜时分,贪凉洗了凉水澡,睡觉又没注意,然后就病倒了。

姜芃姬诧异地问道,“注解?什么注解?”

程远道,“家父说,‘注解’还是从子孝这边得到的灵感。经子史集过于晦涩,每篇文章又没有统一的句读,使得教书先生教导学生的时候句读不统一,对某些文章产生错误性认知。家父这几日都在想着如何才能标出简单清楚的句读,注解惹人争议的文章,为后人领路。”

何为“句读”?

远古时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者“读”。

如今的文章都是不断句的,没有所谓的标点符号,文章一堆一堆合在一起。

举个浅显易懂的例子,如果一篇网文没有任何标点符号,没有分段,那是个什么概念?

很多句读都是通过师生口耳相传,传递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

有些老师甚至敝帚自珍,连正确的句读都懒得教授学生,实在是令人瞠目。

程丞这几天一直在发愁这件事情,卫慈的白话让他得到了些许灵感。

拗口的文言会让人对同一句话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从而引申错误的解读,那么再直白不过的白话文呢?总不至于还有人咬文嚼字,断章取义,到处传递错误的理解了吧?

若是能做好这个“注解”,以后学子读书的难度将会大大减小,减免很多不必要的误解。

只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一篇文章搁在不同人眼中都能有不同的见解。

仅凭程丞一人还没有资格给天下书籍做注解,哪怕他劳心劳力去做了,旁人会承认?

这是一桩难题,可把程丞愁坏了。

另一桩难题便是“句读”,他打算用具有一定含义的符号断句,但“句读”也不是一家之言就能做决断的。同一句话不同断句,意思截然不同,程丞烦恼的事情还多的是呢。

诸多压力齐下,程丞可不生病了?

不管是“句读”还是“注解”,随便一件丢出去都能惹来天下文人的口诛笔伐。

说得难听一些,程丞算是哪根葱?

他有什么资格自称“天下师”?

是的,这两桩事情要真是弄成了,程丞绝对会青史留名。

不客气地说——所有因他而受益的学子都会将其奉为“半师”。

姜芃姬一眼便看清内在的麻烦,她道,“此事的确棘手,仅凭程先生一人之力,怕是难以做到。莫不如等东庆北方情势稳定,到时候先生再发布文榜,邀请天下名士共襄盛举?”

程远叹息,他和姜芃姬的意见是一致的,不过自家父亲不撞南墙不回头,太过固执了。

唯有主公势力越强,程丞说话的分量才越重,遇到的阻力也会越小。

他打算等程丞病情好一些再劝说一番。

这种极有可能惹来天下名士口诛笔伐的事情,还是慎重一些为妙。

等姜芃姬忙碌完,橘黄的太阳已经渐渐堕入地平线。

夜幕降临,庆功宴召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