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京复命(1 / 2)

那日检查完漳州府的资料后,秦顺又带着人去府学县学还有几间村塾实地考察。

为了求真,他每日都不告知去处,早出晚归的,伪装身份去到各间学堂。当他问起楚辞时,这些人都是赞不绝口的。秦顺能感觉到,说话的人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称赞楚辞颁布的各项政策,直夸朝廷终于派了个好官来他们漳州府。

了解的越多,秦顺就变得越沉默,他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挑刺,更多的是对楚辞的观察。他发现这个楚辞虽然牙尖嘴利的,但从不主动出口伤人,若你好声好气与他说话,他的答复也总是让人愉快的。秦顺自认之前对他百般挑剔,换别的人早就横眉竖目了,可他仍然笑语盈盈,礼数周全。

秦顺的心情变得有些复杂,离开了漳州府,他在别的州府又逗留了五天之后,就带着几张报纸回京复命了。

一路波折自然不必说,从南闽省出来,越往北天气越冷,很多水道都封了不让通行。秦顺半途弃船走了官道,紧赶慢赶,还是在外头过了年。直到正月初十,他才赶回京城。

他一路上都在琢磨,自己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自告奋勇在这时去南闽省找楚辞的麻烦若是他没有这种愚蠢的念头,也不至于受此折磨。

回到京城之后,他一刻也不敢耽误,直接去了皇宫复命。可巧今日常朝刚刚放掉,天和帝一听说秦顺回京了,就直接宣他去了御书房。

秦顺早晨赶了几十里路,此刻看起来有些狼狈,他一进御书房,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

“秦爱卿请起,这一去三、四个月,路上受苦了,爱卿看起来消瘦了不少啊”天和帝看着他这幅样子,心中很是感慨。

秦顺逼出了点眼泪花,以表示对皇上的体贴十分感动。

君臣例行寒暄了几句之后,就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面。

天和帝道“此次秦爱卿代朕巡查南三省学务,不知各省情况如何”

秦顺道“回禀圣上,此次南三省的情况臣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所有的都在这折子上面,臣这就呈上来。”秦顺掏出厚厚地奏折,递交给一个小公公,然后由他再往上呈。

天和帝接过折子认真地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大半个时辰。秦顺站在下面一动不动,多年的上朝经验让他早已练出了一双金刚不坏之腿。

天和帝看完之后,用手揉了揉眉心,放下折子喝了一口茶,然后说道“秦爱卿此行观察得十分细致,对于这几省出现的问题也都及时发现了,不愧是御史台的人,生就一双厉眼,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你的眼睛,朕必大大有赏。”

“多谢圣上隆恩。臣不过是恪尽职守罢了,相信无论圣上派出的是哪位大人,大家都会尽心为圣上为朝廷办事的。”秦顺心里高兴,这一趟总算没白跑。他能在御史台那么久,靠的自然不是胡乱攀咬,要是没有证据,他也不敢报上去,要不然圣上早容不得他了。

天和帝咳了两声,笑道“若天下臣子都如秦爱卿一般行事,那朕还有何愁对了,朕看你这上面提到了什么教育报,这是什么东西,和朝廷邸报有何不同”

秦顺心中一惊,感觉圣上实在敏锐,他也就提了几句,在这厚厚的折子里不过是沧海一粟,偏就被他拎出来单独提问了。

“回禀圣上,依臣所见,这教育报大抵是仿着朝廷邸报开办的,只不过这内容有所不同,大部分都是和学业有关的。”秦顺据实说道。

天和帝顿时来了兴趣,这朝廷邸报他每期都会看,民间流传的各种小报他也喊人收集过,只不过那种小报大抵讲的都是民间的风流韵事,内容太过流俗,平白叫人污了眼睛。也不知这教育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你可将其带回来了朕方才批阅奏折时未曾细看,不知这教育报是何人创办”天和帝问道,刚刚那份奏折之上提到人全都已官职代替,他实在是无暇去分清谁是谁。

秦顺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回圣上,创办此报的正是漳州府提学楚辞。”

“楚辞”好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了,天和帝不由恍惚了一下,等他回忆起楚辞之后,不由笑道,“原来是他,这也难怪了。他本就喜欢出些新点子,朕犹记他当年在京城任司业时,可搞出不少新花样。”

说完,他看了看竖在御书房左侧,上面还画了一副地形图的黑板,好像这物,也是楚辞想出来的。

自从前年十一月,楚辞协助西江省知州许征破案后,南闽省巡抚上奏折之时,就有意将所有有关于楚辞的内容全都拦了下来。目的嘛,自然是为了不让楚辞在皇上面前刷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