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 您的当前订阅率尚未达标, 请耐心等待七十二小时。谢谢! 因着是公事也要赶点时间,就从大队里的领了台牛车赶路, 一开始也没想着用别人,直接就是准备朱立勤上手赶车, 还是朱娇娇不放心,硬是给他们拉了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陪着赶路。
目送走了大队长一行人,叶有华也转回了家, 开完大会就轮到生产队的小会了, 叶有华几乎是被第四生产队的队员们簇拥着进了家门的, 大家都一窝蜂地涌进了朱家, 大人小孩把个堂屋挤得满满的。
堂屋里长凳子、短凳子、大板凳、小板凳都被用上了, 没有位置了大人就把小孩子抱在怀里, 簇簇拥拥的围坐了一团。
朱娇娇在坡地的地窖里翻找出来一个陶制的大盆,往盆填了些灶灰,搬了个柴垛过来, 干脆直接光着烧柴, 让大家直接围着烤火。
又烧开了一大陶罐的红糖姜茶给大家喝。
大人们一般是随意喝一杯也就罢手了, 小孩子们喜欢这个甜味, 又知道朱娇娇是个好脾气的婶娘,真的是个个喝了个饱。
朱娇娇坐在一旁纳着鞋底,一边听着队员们的讨论。
上头下发的任务肯定是要交的,这没得商量余地。
只大家对于上交什么铁器也有些发愁,这年头, 真的没有谁家是备很多铁器的。
像家里常用的犁、耙、锄头、镰刀、铲子、锅、菜刀、菜铲子、烧水壶、铁锁、称砣等等之类的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没有什么就说是多余的用不着的。
最后挑来挑去,竟然只有锅是能给出去的,因为每家每户唯有铁锅这种东西的数量上会多些,而且铁锅算是能够匀出来,家里只要有一口锅就能做饭菜。
等到所有的队员都散去了,朱家留下了二十来口锅。
叶有华将这些锅一一做了登记,随便吃了点夜饭,眼看着天都黑了,去往县城的人还没有回来,家里就有点焦急了。
叶有华拿了手电筒出门准备去路上接接人。
担心进县城的人还有大队人家的几个儿子,此时也拿着个手电筒找了过来,一看叶有华也准备出门就干脆会合了一起去路上接人。
朱娇娇跟母亲于敏乔等了很久都不见人回来,朱娇娇劝母亲先睡了自己调小了煤油灯继续等。
差不多快一点钟的时候朱娇娇才听到动静。
她连忙披衣迎了出去。进屋来是两个雪人,她拿着小扫帚替翁婿两个扫干净雪,又给他们拿了干净暖和的衣服,扶进火柜里才问起来怎么这么晚。
“跟着罗科长跑了好几个地方找人才算是谈妥了。唉,罗科长是个热心肠的好人呐,为着咱们的事情,也不知道搭出去了多少人情了。”朱立勤灌下一杯红糖姜茶才暖过劲来慢慢说开了。
这次大队长跟朱立勤几个是赶着牛车进的城,虽然下雪路滑牛车走得慢,到底比走路要快,到了城里天光也还好,两个人没有耽搁直接找上了罗科长。
听了他们的来意罗科长也没有先推辞,而是先帮想办法,煤机厂要用的铁都是成铁,不用再炼的,买回来直接加工成蜂窝煤机就行了,老门山脚村要找的却是需要炼制成钢的生铁或者是铁矿石还有炼钢的一些原料诸如焦炭、焦煤、重油等等,跟他们采购的原料确实不是同一条路子。
要说他们跟罗科长合作,也是老门山脚村把东西卖给了煤机厂,不是罗科长,他们老门山脚村这两年不会发展得这样好,该记恩的是他们,但是罗科长还是带着他们到处找人托关系。
忙乎了大半天,天都快黑了才把这事情给办好了,原本罗科长是要留着他们住一晚的,到底挂心村里,两个人还是赶着夜路回来了。
听着事情办好了,朱娇娇心里也松了口气,虽说东西要到明年春夏才能回来,但是现在这年头大家都讲究一个诚信,这事儿既然订金都交了,到时候毁约基本上是没可能。
大事情解决了朱娇娇也没准备多听了,她赶紧催着老父亲先睡,这么晚了,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也一样的。
虽然大炼钢的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解决了一半,但是,明年的情形不好朱娇娇也是心中有数的。
等到明年雪化了他们的事情就多起来了。
这一个年因为明年要炼钢这件事情大家过的并不大好。
原本下雪了不准备进深山的,但是还是被安排了进山,一队一队的进山捡柴,也不挑拣了,但凡看到的柴火都捡了回来,然后统一运送到大队部进行挑拣打包存放,有一些适合烧炭的木材都专门挑了出来准备到时候烧木炭,高炉炼铁需要烧的木炭可不少。
进山不停歇的捡柴这样的忙碌直到过了小年才停了下来,不进山捡柴了就开始烧木炭。
村里有积年的老人会这一手,在地势较低的一个空旷处砌了好几个大窖,体力活是男人们做,女眷们就忙着做些好饭好菜给这些劳力们补一补。
烧木炭费时间,就是行家里手那也要守一天一夜才出一窑木炭,两个炭窑轮换着人不停地看守,一直烧到除夕前一天才罢了手。
这一年的年货大家也是都没有时间去买,又是大队长让八个小队长给队员们一家家做了登记后统一进县城采买回来的。
除夕那天大家才开始整理除夕到年初五的饭菜,家家户户的烟囱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歇。
朱娇娇家也是没有停歇,她想着明年一边炼钢一边还要种田,估摸着每天都忙得很,就将这些熏肉全都给处理了一番,到时候做起饭来省点麻烦,还有蘑菇房跟小地窖也要清理一番,将一些东西转移到朱立勤夫妻房间底下的那个小地窖里,所以耗得时间也很长。
现在家里的地窖有三个,一个是跟蘑菇房一块的,在厨房底下,这个说隐秘也隐秘,入口在架子底下,一般人找不到入口,要说不隐秘也是因为基本上村里很多户人家都有个这样的蘑菇房跟地窖一起的,算的上是明面上的了。
还有一个在坡地那边,靠着坡地的泥壁挖出来的,连地窖门都是是显露出来的,这个以前也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窖些整颗的白菜、萝卜、土豆、红薯、甘蔗之类的。
最隐秘的就是朱立勤夫妻床底下的那个了,那个地窖位置挖的很深,比之水泥垛也就浅了两三米的样子,还设计了开启机关,一般人都进不去,上次建房打地基挖地是四米深也找不到这个地窖的。
之所以这个地窖挖的这样深还设计了机关就是因为朱娇娇担心往后还是有一些红小兵暴力乱来,曾经那些红小兵就是掘地三米深来找证据的,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想到会建新房子挖地基挖了四米。
忙完了这些事情除夕夜还是朱立勤翁婿两个守夜,朱娇娇跟母亲于敏乔先睡。
从这个除夕开始,连两岁多的叶成忠也转移了睡觉地点,现在叶成忠晚上睡觉是在朱立勤夫妻房里的一张小床上睡觉。
这种小床是朱娇娇请父亲做的婴儿床,等叶成忠睡习惯了就换到另一间房睡。
至于叶素珊和叶素璎姐妹两个早就住了二楼的房间了,现在两姐妹还是睡同一间房,待到姐妹两个大一点看她们是想单独住还是合住都由她们两姐妹,而叶成忠原本是跟着朱立勤夫妻睡的,现在转睡小床。
叶素瑶虽然年纪还小,还是被朱娇娇给放到了他们房里另一张小床单独睡。
不过朱娇娇还是决定等叶素瑶满了周岁就给她把小床换个房间,或者是到朱立勤夫妻房间,或者是让她跟两个姐姐一起睡。
反正朱娇娇不准备惯着叶素瑶。
朱娇娇梦醒之后的第三个除夕过得很是平淡,菜式简便了一些,一如前年。
虽然今年收益不比去年好,但还是跟去年一样挂了红灯笼,屋檐正中间两只、一楼走廊中间及二楼走廊中间的两个柱子一边各一只、井台小亭正方位的两边及院门两边各一只挂着。
这还是去年大家砌了新房子张扬起来的,本来自解放两三年以后大家就没有挂红灯笼的了,去年是乔迁新屋之喜。
不过还是比之以前收敛了一些,朱娇娇记得小时候家里那个红灯笼挂得才叫多,屋檐底下密密麻麻的挂满了一整排,走廊上空也会悬挂密密麻麻的整排,差不多有一两百只灯笼。
而现在所有的红灯笼加起来一共也才十只,朱娇娇甚至担心以后也不会挂了,因为,这些红灯笼,好像也属于封建迷信的一种?
她记不得是不是这个原因了,但她的梦中,她们家那个时候过得很困难,红灯笼这种东西他们是挂不起的。
今年春节初三的家族聚餐轮到了朱立勤的二弟家,今年也没有准备什么太好的菜,大家随便吃了一顿也就散了。
初五一过,村里又开始了进山捡柴,烧木炭的日子。
朱娇娇看到父亲在缝纫机面前停了下来,她也来了兴致,再看旁边招贴的字报上面大号毛笔字写着,最近缝纫机优惠期可以分期付款,然后买缝纫机竟然还包送货到家。
“买吧!”朱娇娇一言定事,都要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了,就不差这个显眼了,而且说不定这次村里卖菜干给罗科长卖了好价钱赚了钱的村民们看着缝纫机这么优惠,也会过来买缝纫机呢。
现在家里当家做主的还是朱立勤,但朱立勤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听朱娇娇的意见,现在朱娇娇一拍板要买,那自然就是买了没得说了。
于是一家人就选好了一台最新出来的五斗缝纫机,有叶有华带在身上的身份凭子,顺顺利利的交了缝纫机的首期款,在合同单子上签字按指印,付了首期款之后接下来每个月再交十块钱,一年内付清。
果然供销社的字报上也没有打花哨,说买缝纫机包送货到家就送货到家,合同一签,首期款一付,工作人员就手脚麻利的把缝纫机给打包好装在了供销社的一台卡车里。
一家人就爬上车跟着供销社的卡车回村里了。
幸亏进供销社之前因为担心供销社里太多人会人挤人,就领着小辈们先在城里逛了逛,这会直接回家倒也不遗憾,说起来这回进城真正的算是大丰收啊!
一路上一家人坐在卡车的车厢里就把账给理好了。
实账
柴,两千斤,进项四十六块钱。
黄花菜干,两百二十斤,进账两百零九块钱。
蘑菇干,六十斤,进账三十块钱。
其他菜干,五十斤,进账二十一块钱。
今天的进账是三百零六块。
明账
柴,两千斤,四十六块钱。
黄花菜干,二十斤,十九块钱。
蘑菇干,十斤,五块钱。
其他菜干,十斤左右,四块钱。
合计进账七十四块钱。
干百合水果硬糖几盒蛤蜊油合起来花了五块钱。
缝纫机首付款十三块。
明账余款五十六块钱。
除此之外,今天还有三千斤柴的订金三十九块钱及菜干的定金五十块钱,这两份定金一家人都赞同先不入账,这种还没有实际进了口袋的钱,朱娇娇家人的习惯都是当它是欠账的。
而且为着往后的继续往来,哪怕是这一次罗科长真的毁约了,朱娇娇家人也不打算把定金就给直接收下,到时候要么补偿村民要么就还给罗科长。
算完账,收整好钱,等回去把该藏的藏好,记账这事就到这里完成了。
朱娇娇先看了一下怀里睡得正香的儿子,又把一边玩耍的两个女儿唤了过来,今天吹了一天的风,那脸上都印出来了一坨红,她用手帕沾水打湿了替她们抹干净脸脖,才从口袋里摸出一盒蛤蜊油,尾指挑了一抹,替两个女儿在脸上脖子上轻轻抹开了。
比起雪花膏,蛤蜊油价格便宜实用,打开蛤蜊盒子,里头的面膏看起来有点像是冻起来的白猪油,闻起来却没有一点味儿,没有雪花膏面霜那样香,但效果却是特别的好,大冬天的抹脸上跟手上,能顶几个小时的风吹雪打。
以前家里面,男用蛤蜊油女用雪花膏,现在啊,他们都用起蛤蜊油来了,到时候严格期间像雪花膏这种东西他们家估计也不大敢用,反正雪花膏也用不了几年时间了,何必浪费这个钱。
倒是孙女心血来潮教她制做的那些个美容美颜方子私底里可以用起来,什么芦荟黄瓜之类的也不难找。
要说卡车开起来确实很快,哪怕是路不好走,不过一个来小时也就进了老门山脚村了。
眼看着一辆大卡车开进了老门山脚村,在村里的停车坪停了下来,卡车里出来的是四生产队二房里朱立勤一家子,村民们都很感兴趣的围了过来。
再一看,竟然抬出来一台五斗缝纫机,大家都哗然了。
之前那一肚子想问的话都被叶有华的手势给止住了。
想起昨天大家是因为叶有华家才顺顺利利的进城每家都卖了几百斤的柴火,这会儿大家也给了面子没有瞎起哄。
又有几个壮劳力自动自发的帮忙抬着缝纫机,其他村民们也跟着一起进了朱立勤家。
进了家门,听着朱立勤的安排将缝纫机抬进了堂屋里另一边的空屋子里,跟着卡车来的师傅一边安装缝纫机一边教着大家安装的法子,等安装完了又教大家怎么使用缝纫机。
最后忙完了各自喝了几大杯红糖姜茶,又带了一壶热姜茶并几个热乎乎的糯米糍粑,司机和师傅开着大卡车回城了。
朱立勤翁婿两个将人送到了停车坪,目送着车子开远了,又顺便转去大队部先把打井的钱给还清了,再跟老门山脚村的大队长说了煤机厂收菜干的事才又回了家。
大队长一听收几百斤的菜干,这事情不小,要知道老门山脚村家家户户都有做菜干,这就不是一家两家的事了。
大队长缀在后头慢一步找人去喊几个小队长去朱立勤家,自己也跟着进了朱立勤家。
这会儿村民们还在朱立勤家围着缝纫机看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