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胤禩站在元起皇帝面前谢恩的那一瞬间, 他才想明白自己的爵位为什么会回来
我已经沦落到成为皇上宣扬仁德的道具了吗
胤禔也在打量胤禩,一个人有一个人的风格, 元起皇帝的风格就是,他先做初一、别人自然要跟着做十五,倘若不做, 那就是不识好歹
先帝驾崩那天,胤禩还露头积极向自己表态, 努力释放善意,胤禔看出来了。正是因为看出来了, 所以他必须给胤禩这个机会。
“当年良嫔娘娘初次被晋封,就放在了延禧宫, 你还是在延禧宫出生的。”
胤禔坐在上首, 看着这个心比天高的弟弟, 语气平淡“你也是朕看着长大,当年还会问我, 和安王家的格格结亲,这亲事还好么一转眼这么多年了。”
“皇上”无论如何,良嫔和胤禩在延禧宫的时候, 如今的皇太后也好,现在的皇上大哥也好,人家母子没有亏待他们母子的地方。这份人情,胤禩无论如何都要认下。
他跪着回道“皇上说的, 当年多赖皇额娘照料妃母与臣弟, 方有今日。皇上与太后的恩情, 臣弟与妃母一日不敢忘。”
“呵呵,朕对你究竟如何,将来九幽之下,至少能对皇考有个交代。”胤禔饶有兴趣的看着老八,“朕记得你家大阿哥生在康熙四十三年冬天,现在满五岁,身体怎么样”
“臣弟的长子有六岁了,还算健康。”胤禩动了下嘴,还是继续说了一句“只是还没取名字”
老八的长子出生之后不久,朝廷动荡不休,康熙也没心情给孙子们取名字,所以这孩子和申午一样,没赶上祖父取名字的最后一波。申午有个皇帝老子,现在有个堂皇气派的大名“弘曜”。
而老八的大阿哥,从八阿哥的大阿哥,变成了八贝勒的大阿哥依旧没有正经名字。
孩子倒是也有乳名,可是他儿子这个乳名和得寿那个不一样,胤禩倒是也想硬气的说自己儿子自己取名,可上不了玉碟啊
其实说来有些诡异,当年胤禩被先帝指着鼻子骂出身不好的时候,他也没像今天这么绝望过皇位上坐的是皇父,还是皇兄,这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
皇父终究念着虎毒不食子,会宽容你,有些事情能糊弄过去。可等到皇兄当家,有些事情就格外的昭然若揭,不能混过去了胤禩想到当年他让何焯代写功课交给康熙,若是今天上面的元起皇帝让他写字交功课,他还敢让人代写吗
我不敢。胤禩心中轻轻叹息,他终于认清了现实,当年他敢那么放肆,的确是吃准了皇父的脾性对待孩子,他总会宽容三分。
“朕之前给申午,就是四阿哥改了名字,说来诸弟的子嗣,按照弘字辈,都该有正经官名。”就听皇帝说道“你先回去,预备在家接旨,等给孩子改了名字,把他也送进上书房,和他堂兄弟们一道读书。”
也算是双喜临门,胤禩心中苦笑,如此想着,行礼告退了。
胤禔继位,自然成了爱新觉罗的大家长,都要以他为核心。诸弟之子,包括堂弟,甚至铁帽子王的儿子,辈分合宜的都要叫他汗阿玛,这也是习惯了。
所以给子侄辈取名字,也是一种身份的宣告,胤禔让人拿来了说文、广韵和过去康熙为诸孙草拟的名字,打算履行责任了。这次顺便也把得寿的名字给改了吧,
这孩子都老大不小了,不是赶上先帝丧期,备不住孩子都有了,总顶着个乳名也不是那么回事。
“嗯,让我看看。”胤禔翻来翻去,最先决定的是老八儿子的名字,当年康熙还真为这孩子定下了名字,叫弘旺。旺,大概是希望这个孩子能让胤禩府上子嗣红火起来,奈何如今胤禩膝下也只有一儿一女。
不过儿女双全也是福气,希望老八惜福,胤禔翻着书,在纸上随手写下个名字讷甘。做温婉柔顺解。
然后就是得寿,胤禔思来想去,最后决定这个大侄子名“昪”。昪者,说文广韵说是喜乐、日光貌。算是长辈的一个美好期盼。
其他弟弟家的孩子,按照含义不错、字眼好的给取名就是,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胤禔打算下旨,日后各家自己取名,上报宗人府,然后登上玉碟就行了。
胤禔最近关注的孩子,除了自家那几个,还有纯王家的广延、广绪,简王家的德隆、阿尔塔、永谦、老三家的弘晴、弘晟,老四家的弘晖、弘昀,老五、老七家的孩子也被他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