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7 字
20天前
仗是必须要打的,而且还必须得是大规模的国战,否则些许战功,并不足以将陈平辽推到足够高的位置。
这也是为何陈一鑫跟石迪文一拍即合,决意要拿大明的刺客计划做文章,趁机发动一场战争。
除了借机打击大明,扩大地盘,两人都存有让子弟和亲信利用这个机会刷战功的心思,顺便也能借此巩固自己进入执委会后的地位。
马玉玲仍然解不开心结,对陈一鑫道:“我们现有的家产,虽不说富可敌国,但起码也能保几代人的富贵。就算儿子当不了将领,那今后当个富家翁又有什么不好,起码能平平安安过完这辈子。”
陈一鑫连连摇头道:“你这真是妇人之见!我手中大权如果让渡给了外人,受影响的又岂止平辽一人?”
“北方军中无数效忠于我的军官,山东辽东无数与我们有关的产业,统统都会受到牵连!”
“我就算不为儿子考虑,也要为这么多依附于我的人考虑,为北方大区的长期安定考虑!”
陈一鑫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许:“或许这不是最好的出路,但在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平辽必须担起他的责任!”
陈一鑫所考虑的局面,要远比马玉玲担忧的问题复杂得多。
他这次去杭州,除了跟执委会其他人接触之外,也见到了陶弘方等穿二代子弟。
别人是怎么为自家子弟铺路搭桥,陈一鑫都是看在眼中。他虽然是目前这届执委会中最年轻的成员,看似一切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但终有告老退休的一天。
要想让这份影响力持续下去,泽被后世,那就必须得让陈平辽站出来,成为北方大区军民拥护和效忠的对象。
首先,陈平辽要成为战斗英雄,要让所有人意识到,他完全有能力继承父亲的衣钵。
攻打大明京师一战,陈平辽必须参战,而且要有令人信服的战功才行。
马玉玲久久没有说话。陈一鑫说的这些道理,她并不是不懂,但她更清楚战场上刀剑无眼的道理。
海汉军虽然号称常胜不败,但芝罘岛上的英烈祠却也在这些年扩建了好几次,供奉的灵位仍在逐年增多,里面不乏也有在军中牺牲的马家子弟。
这番再度与大明开战,英烈祠里大概又得搬进一批新“住客”了。
陈一鑫温言安慰道:“等这次的作战任务结束之后,我安排平辽休一个月的假,让他回来好好陪陪你。”
这个好处还算比较实际,马玉玲的神情总算是稍稍轻松了一些,轻声说道:“时间不早了,洗漱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