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9章
张金宝在儋州经营琼西书院多年,很清楚自家书院的教育方向相较于传统书院的优劣势所在,对于该如何在面向民众的宣传中扬长避短,凸显自家书院的优势,他也有着极为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本地报名入学的年轻人属于哪个社会阶层,为何会选择了琼西书院,张金宝在这些天中已经做过详细的功课,所以在他的演说过程中,就包含了更多针对性的内容,更加贴近受众的实际情况。
比如很多人都很关心的学习周期问题,张金宝便明确表示,琼西书院的所开设这些专业的学习周期要较传统的寒窗苦读方式短得多,快则数月,慢则两三年,便可完成学业,并得到一份收入稳定的生计。
而这样的成才速度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几乎是不可能达成的,只读过两三年书的人,连考个秀才都很吃力,更别说靠肚子里那点学问养活自己了。很多考不上功名的寒门读书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自知走科举这条路走不通,又没有别的谋生手艺,就只能靠着摆摊卖字或者乡下私塾教教小孩识字维生了。
当然张金宝并不会在当下就告诉他们,琼西书院所传授给学生的生产技能,大多只是基础程度,学成之后找份工作糊口没问题,但要想靠手艺过上好日子,那还是得提升技能水平才行。而这种提升实力的学习深造机会,往往只有去到海汉国工作才能得到。
而关于移民的问题,张金宝已经得到了李奈的告诫,不会在当下这种公众场合进行谈论。虽然官府并不禁止民众移民去海外定居,但如果有人公开谈论并鼓吹这种行为,那官府大概也不会装聋作哑,到时候张金宝可能已经回儋州去了,那广州分院就会成了目标。
当然了,牛皮吹了再多,最终也是得拿出真本事才行。张金宝当众承诺,等明年此时,书院会举办周年庆,到时候会公布书院学生的就业情况。届时大众都可以了解到,就读琼西书院之后是不是能够得到稳定的生计。
其实关于这一点,在场的听众们已经不再抱有太多的怀疑了,因为先前李继峰和陈天齐讲话的时候,便已经先后表示了会在未来优先录用广州分院的学生。这也就意味着福瑞丰和海汉驻广办这两个用工大户会替书院托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书院的在读生数量就这么有限的几百号人而已,可以说只要入读就基本不用担心未来的生计了。
当然这种有关就业前景的承诺每多一次,学生和公众对书院的信心也会更多一分,张金宝并不介意多费一点口水来为书院树立更好的形象。只要公众确信琼西书院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那么今后的招生工作就会慢慢变得容易了。
张金宝结束讲话之后,书院的开学典礼也就告一段落了。受邀前来观礼的嘉宾,每人都得到了一份订制的海汉产玻璃文具,木制礼盒里装有一支玻璃杆羊毫笔,一个玻璃镇纸和一块玻璃砚台,上面都刻有篆体的“琼西”二字。
这几件玩意儿是张金宝在广州敲定了书院选址之后,才发电报回去让人在国内加急订做的纪念品。如果放在广州市面上,估计能卖到二十两银子左右,也算是下了不小的本钱。这对社会上层人物来说当然也算不上什么宝贝,但广州少有这种赠送纪念品的风气,因此到场的嘉宾们接到这礼物倒也觉得很新鲜。
来书院看热闹的普通民众当然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他们所收获的便是这份可在未来几天当作谈资的经历。相较于本地的几间传统书院,这琼西书院的开学仪式可谓是十分热闹了,这一趟倒也不算白跑。
开学仪式结束,宾客散去,书院开始授课,张金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才觉得压在心头许久的一块大石总算是落了地。
从他接到邀请要前往三亚观摩比武大会开始,到广州办书院这事便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不去。前前后后三个月时间,期间克服了无数困难,奔波数千里,才终于让这个计划得以实施。好在整个过程还算顺利,基本都是依照张金宝的计划逐步兑现,倒也没有遇上太大的麻烦。
不过张金宝的工作还并没有到此结束,在安排了书院的事务之后,他又乘车赶去了李家庄园,今天是李继峰作东,开庆功宴庆祝书院顺利开学,他作为合作伙伴自然也要出席才行。
李继峰对于今天这个开业典礼的流程和实际效果非常满意,在席间对张金宝的表现大加赞赏。而这也让在场的陈天齐面上有光,当即表示驻广办会视广州分院的实际需求给予更多的资源,协助书院在广州尽快站稳脚跟。
能够得到这么多的肯定,张金宝自然也是心情大好,主动向在座众人一一敬酒,以感谢他们在此期间对自己所提供的支持。
“张院长这段时间辛苦了,今晚好好休息,待明日我作些安排,让你在广州好好游玩几天!”李奈起身与张金宝碰杯,顺便也表示既然正事已经办妥,接下来会好好一尽地主之谊犒劳他。
张金宝笑道:“三少爷的好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在下劳碌命,恐怕也没什么时间在广州慢慢游玩,待这边的书院步入正轨,在下便应该出发回儋州了。出来一个多月,也不知道家里边怎么样了,不早点回去看看实在放心不下!”
对于张金宝来说,在海外开分院固然是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但最为重要的当然还是儋州本院的经营状况。离开儋州的时间已经不短了,他实在放不下心继续待在广州游玩。这广州城虽然热闹,但在张金宝看来,那还是待在自家书院才能安心。
李奈挽留几句,见张金宝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勉强。不过这让他对张金宝又多了几分好感,能像这样将精神都专注在事业上的人,都是值得钦佩的对象。今后如果这琼西书院再有开设海外分院的计划,倒是可以主动与之合作。
张金宝在广州又待了三天,确认了书院的教学活动已经步入正轨,便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儋州了。他来时所带的几名随从人员,此时便全都留在了广州管理这边分院的日常事务,所以回程应该就是他一个人上路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来广州时乘坐李奈的顺风船,一路上吃住行都享受贵宾待遇,着实省去了不少舟车劳顿之苦,但此时要回儋州,却不可能再要求李奈派一艘船专程送自己回去了。